首页 新闻 教育 校园 文学 商业 科技 旅游 健康 女性 电商 生活 育儿 资讯

让科技为教育的盛会插上翅膀——张博专访

2023-10-24 17:53   来源: 互联网

记者:李铭正所谓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正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在新时代,教育更是驱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决定着一代青年人能否奋发向上,茁壮成长。随着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本稳定和谐的教育环境,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出新的教育方案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疫情的影响下,学生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怎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在线上完成学生的教育工作呢?这时候科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今天笔者所采访的也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南阳市博文学校的创始人、校长张博老师,对于这个问题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张博出生于河南一个高考大省,当时的河南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然而他却逆风翻盘,亲手书写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人生命运。他从小就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个道理。所以他一直立志于投身在教育事业当中,进而创办了博文教育学校。

image.png

一、专业结合梦想才能将能力最大化

据笔者了解,张博从上大学开始就有了很强的创业意识。我不禁问道:“您是怎样想到将自己的专业和做学业规划结合起来的呢?”张博笑着说:“大学期间我就创办了这个学校的博文学校的前身。然后呢就是因为我当时学计算机的嘛,对于学生的这个作业收发情况以及他们任务的完成情况我都是要做记录的。当时我是跟原来的传统老师不一样的,我都是在笔记本上记录,然后就做表格做比较多。包括给学生们展示一些科技类的东西,学生们也也比较新奇,所以说就萌发了。”随后张博和大学的几位老师共同研发了一系列的小软件辅助教学,例如用c语言做一个点名系统,学生们就会觉得老师点名是随机的,心理上更能接受也能感觉到很公平。在开发后的时间里,张博老师和团队也在不断完善这套软件系统。酒香不怕巷子深,一直到2019年底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正在海南办公的张博老师立马就意识到,自己的软件系统是时候派时间就集合了几个大学的同学一起运用大学的计算机知识整合成了一个软件。而实际效果也没让张博失望。那一年老师和同学的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这也是张博将自己的初衷与自己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将科技和教育完美融合。

image.png

二、克服云端技术保持初心不变

covid-19疫情来临之时,张博虽然早早地想到开发软件的云端技术,但是面临的挑战也很艰巨。我不禁疑惑:“您在运用云端技术给老师和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张博回想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国内没有自主的先例,全凭自己硬拼。他说道:“因为没有一些案例可以让你看,有的案例就是已经人家已经成型了,比如说国外的一些大公司然后国内的就是腾讯会议,这些已经成型的案例对我们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在最初的构思就比较费劲。”在有了基本的构思之后,张博和他的团队又遇到的第二个难题,那就是云技术。当时的首选就是国内云服务器,但实际在前几年张博认为它在安全性上以及稳定性上还比较欠缺,尤其是稳定性的问题。网络延迟和响应时间长等问题都会很影响教学质量。后来根据实际情况改成了两个教学空间才解决。为了让家长更放心地使用软件,张博决定做一个app,但是由此却引发了第三个难题。app在安卓端很好解决,但有很多家长使用的是苹果端。苹果端说:“也为了让家长更放心地把孩子的教育交给我们,我觉得主要的还是源于自己的一个对教育事业热爱的初心吧。”

三、不畏困难用科技推动教育发展

张博在07年开始一直从事高考教育板块,但在当时有很多同学对于填报志愿一脸茫然,其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同学。后来逐渐有学生开始请教张博,他也事无巨细地耐心指导。随着人越来越多,工作量的堆积对张博来说确实很困难。面对这样大的工作压力我问张博:“这么辛苦的工作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下来的?”张博没有犹豫地说道:“因为当时没有小程序的时候,完全就是借助人工人脑对和我面前的一个计算机电脑,学生来了,我就根据他的情况把一定的录取算法列出来,学生就自己算自己的权重,然后我就给他检验,相当于我在给查数据一个一个的检验,那确实是工作量很大。因为就四五天时间。我们的学生排队能从我们学校的这个院儿里边儿排到我指定的会议室。但是没办法当时很希望就是把这个事儿做好,最主要的初心就是或者一个使命感,就是不能让我的学生辛苦一年了。然后因为报考这个环节上发生失误。”我想正是这份信念感促使张博坚持下来,也正是有了这些辛苦的过程才让张博萌发了可以把这些数据模块化、查询化的想法。做出来以后大大提升了学生和老师的效率,也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image.png

四、开发元宇宙创造教育新未来

当我们聊到元宇宙时,张博显得格外兴奋,我问道:“您是准备如何将元宇宙科技和我们的教育结合起来的呢?”他说道:“原宇宙是一个非常新的东西,我们一直是在二维空间中。实际上原宇宙是一个是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甚至更多维。它包括的东西太多,它包括数字化的时间、人工智能,还有虚拟现实等多种的技术。我比较喜欢的就是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接口。这块儿跟我们教育相关的就是我最早思考到的。”张博提到他对这块的思考得益于苹果系统的siri,也让他直接感受到了人机交互。于是就让他萌发了在教育中融入元宇宙的因素。他提到:“如果孩子在学习《赤壁赋》的时候能运用元宇宙技术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那他的记忆一定是非常深刻。再比如一个中国的学生他如果想想到美国,到哈佛大学的课堂上,或者是MIT麻省理工的课堂上他来体验的话,他只用进入原宇宙空间就可以了。那么这样学生就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然后还有就是个性化,源于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历程、兴趣爱好啊,包括他的情感的细腻都可以分析到位。”张博在谈到有关于未来对于元宇宙的畅想时,眼睛里似乎闪着光亮。在未来,或许这些关于元宇宙的畅想都能够实现路漫漫其修远兮,笔者相信张博老师在未来关于将元宇宙融入到教育中的步伐不会停歇。

寻梦而行,向阳而生。张博一直坚持投身于教育事业当中,这是他年轻时的梦,也是他坚守一生的梦。他相信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立鸿鹄志,做奋越强大的科技力量对于教育的影响时他坚定且自豪地说:"未来我们一定会继续把科技的力量融入教育事业当中帮助更多的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定可以看到孩子们通过元宇宙身临其境地学习和感受课本知识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image.png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人民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